如何應對互聯網法院帶來的“電子訴訟”?
尚法 勤勉 精專 共贏
2018年9月28日,廣州互聯網法院成立,成為全國第三家互聯網法院。10月25日,廣州互聯網法院就“鄭某訴天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首次開庭。12月6日,廣州互聯網法院受理的第一案——《昆侖墟》訴《靈劍蒼穹》著作權侵權糾紛案正式開庭審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的綜合運用,互聯網法院實現了“跨時空”新型庭審模式。那么,如何應對互聯網法院帶來的“電子訴訟”?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01 互聯網法院的成立背景 我國第一個互聯網法院設立于浙江杭州。浙江作為全國電子商務發達地區,眾多知名電商企業在此聚集,涉電子商務糾紛較多。為順應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需求,2016年8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首次正式提出了設立互聯網法院的設想。在中央的頂層設計和政策布局下,一年后這一設想得以落地。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揭牌。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增設北京互聯網法院、廣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2018年9月,北京和廣州的互聯網法院相繼成立。 互聯網法院是順應社會趨勢和訴訟發展的產物。在近年來的司法實踐中,由網購引發的糾紛逐年增加。2014-2017年,廣州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涉互聯網民商事案件4.5萬件,增長率高達49.06%。網購日益普遍,但賣家買家大多分處異地,發生糾紛后維權成本高,往往“得不償失”。為讓互聯網活動在法律的框架內運行,廣州互聯網法院將受理范圍設定為全環節網絡交易或部分環節網上交易的糾紛,集中管轄廣州市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11類互聯網案件,如網絡購物糾紛、網絡服務合同糾紛、互聯網金融合同糾紛等。 互聯網法院的特點 互聯網法院的特點也是互聯網法院與傳統法院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圖片來源網絡) (一)訴訟過程電子化 互聯網法院是集調解、審判、執行、電子證據保存和電子送達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電子訴訟平臺,所有訴訟環節都可網上辦理。具體來說,通過對接公安部身份系統,在當事人注冊登錄網上訴訟平臺和進入法院時,通過人臉識別進行實名認證,確保訴訟參與人的人員身份真實。原告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機號碼在線注冊賬號,在線填寫起訴狀,在線提交相應證據材料,實現快速立案。原告網上立案成功后,系統將自動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和其他應訴材料,被告可以上網登錄查看相關材料并提交答辯狀。庭審由法官通過大屏幕和訴訟參與人全程在線完成,法官根據案件情況可以選擇在線宣判,或者通過訴訟網絡平臺進行宣判,判決生效后當事人可以在線申請執行。 當事人還可以選擇在互聯網法院的智能訴狀一體機上起訴,只需在智能訴狀一體機中選擇案由,并根據對系統自動生成的案情引導問卷做出選擇,就可以得到一份由系統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自動生成的起訴狀。互聯網法院還提供訴訟風險智能評估,系統會根據類似案件司法大數據分析、法律知識圖譜將當事人案情和對應的風險綜合整理為一份報告。該評估一方面能幫助法律知識匱乏的當事人識別和避免常見的訴訟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也讓當事人意識到訴訟也是有風險、有成本的,引導當事人選擇非訴渠道解決糾紛,促進糾紛多元化解決。 (二)舉證方式技術化 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當事人自助舉證。通過廣州互聯網法院的線上證據交換平臺,當事人可以在規定舉證期限內自由提交證據并隨時發表意見。案件進入舉證期后,該平臺會自動發送通知短信,提醒各方及時舉證。當事人憑身份信息進入線上證據交換平臺后點擊舉證模塊,即可自助上傳證據材料,進行在線舉證。與此同時,該平臺可自動向當事人在淘寶等電商平臺上預留的有效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發送電子訴訟材料,實現即立、即送、即達。法官通過系統可以清楚地查到每個證據的質證情況。 二是法院一鍵調證。廣州互聯網法院運用“一鍵調證”技術,通過對接各大電商平臺原始數據,構建電子證據集中管理平臺,可自動調取貨物清單、交易記錄、支付記錄等,通過區塊鏈技術確保證據來源可靠、過程可查、結果可信,顛覆了傳統的舉證方式。與此同時,通過技術,互聯網法院中所有跟雙方當事人有關的數據都會被留存,實現數據“留痕”。 (三)訴訟成本最小化 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是訴訟中最重要的成本支出。雖然涉互聯網案件的金額通常比較小,但是由于當事人雙方往往分處異地,如果按照傳統的訴訟方式,原告必須到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訴訟,僅是交通成本就很可能會超過整個案件的標的額。此外,雙方提交的證據材料都不必打印,免去了當事人打印、攜帶和提交的負擔。廣州互聯網法院通過智慧審理平臺,實現了從立案到送達全流程線上完成,“互聯網+”的審理模式帶來的是互聯網速度,普通案件從立案、送達、開庭到宣判僅用15天,顯著降低了訴訟成本。一方面,當事人可通過訴訟平臺隨時隨地進行訴訟活動,減少在途時間,降低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另一方面,當可運用訴訟風險智能評估、訴狀自動生成機等智能技術,明顯降低當事人的咨詢成本。 03 如何應對互聯網法院帶來的“電子訴訟”? 面對互聯網法院帶來的“電子訴訟”浪潮,當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在訴訟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要符合廣州互聯網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只有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或者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簽訂或者履行的網絡購物合同才能由互聯網法院管轄。實踐中,有些在互聯網上簽訂但并未在互聯網上履行的糾紛、雖通過網絡平臺但并非電子商務平臺(如股權、期貨交易平臺)簽訂或履行的購物合同,不屬于受理范圍。 根據《關于廣州互聯網法院案件管轄的規定》,廣州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廣州市轄區內應當由基層法院受理的11類一審案件,如果案件不符合受案范圍,也不能受理。 此外,屬于廣州互聯網法院管轄的知識產權類糾紛主要包括:在互聯網上首次發表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權屬糾紛;在互聯網上侵害在線發表或者傳播作品的著作權或者鄰接權而產生的糾紛;互聯網域名權屬、侵權及合同糾紛。而針對商標權、專利權、不正當競爭、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糾紛,目前還不屬于互聯網法院的管轄范圍,即使侵權行為發生在互聯網上,互聯網法院也不受理。 二是要熟悉互聯網法院的訴訟流程。 要在廣州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無論是原告起訴還是被告應訴,都要先在廣州互聯網法院網上訴訟平臺注冊并實名認證,確認當事人身份后,才能進入起訴和應訴操作。在廣州互聯網法院網上訴訟平臺首頁,分別有原告起訴指引和被告應訴指引,按照指引的流程操作即可。律師作為委托代理人起訴或應訴,也應先進行身份認證,再按流程進行操作。 以最為常見的原告起訴的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為例,具體操作為:打開廣州互聯網法院的官方網站,進行注冊并實名認證,點擊“原告起訴”后,系統會跳轉至“選擇起訴的糾紛類型”,選擇“網絡購物合同糾紛”,系統接著會提供糾紛所在的購物平臺選項,并自動推薦淘寶、天貓等常見購物平臺供勾選。選擇其中一家電商購物平臺后,即可填寫身份類型、聯系方式、代理人、法律文書送達地址確認等相關信息。指引非常明確清晰,只需按步驟操作即可。如果在操作中遇到技術困難,可以撥打頁面上的電話求助。 三是注意線上審理和線下審理的銜接。 目前,并非所有互聯網法院受理的案件都進行完全線上審理。對當事人不同意進行線上審理或經法院審查不適合線上審理的案件,可以采用線下審理和線上審理相結合的方式。主要表現為采取傳統的線下開庭方式,但其他環節仍會在線上完成。具體哪些案件適用,由互聯網法院酌情決定。 (圖片來源網絡) 總之,在“互聯網+”的新常態下,網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創新訴訟方式、重建訴訟規則,作為法律人應做好充分的法律準備,迎接互聯網訴訟的挑戰,適應電子訴訟的大趨勢。 -------------------------------------------------------------我的團隊------------------------------------------------------------- 金橋百信互聯網和科創法律部 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互聯網和科創部定位為面向以“互聯網+、高科技、創新型”為核心的創新創業生態圈,打造專業的互聯網和科創法律服務團隊,致力于為客戶在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網絡游戲、科技創新及投融資等領域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本部門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 一、公司治理 1、商業模式的法律優化; 2、股權架構和股權激勵設計; 3、電子商務平臺和電子合同; 4、商業秘密保護、競業限制; 5、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出資、技術轉移和交易。 二、投融資及并購重組 1、參與股權投融資及并購方案的談判和優化; 2、進行盡職調查以及起草、審查交易協議、出具法律意見書等; 三、爭議解決 1、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簽訂或者履行網絡購物合同產生的糾紛,包括產品缺陷、侵權而產生的產品責任糾紛等; 2、簽訂、履行行為均在互聯網上完成的網絡服務、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小額借款合同糾紛等; 3、網絡游戲侵權及合同糾紛、互聯網域名權屬、侵權及合同糾紛等; 4、在互聯網上侵害他人人身權、財產權等民事權益而產生的糾紛等; 5、股東糾紛以及股權投融資相關的糾紛和訴訟等。 推薦閱讀 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民商事法律事務律師調解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