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大片免费看,香蕉网站狼人久久五月亭亭 ,影院老子达达兔噜噜片,青青草国产免费久久久91

歡迎垂詢
免費咨詢熱線:185652303561856523096518565238031 13143725436

網絡服務提供者常見法律風險及防范(貳)

網絡服務提供者常見法律風險及防范


尚法 勤勉 精專 共贏



 網絡服務提供者重要法律義務


1.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2011修訂)》等規(guī)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必須采取切實有效預防、識別和應急處置措施,對其服務對象的違法行為能夠采取管理手段,否則將有可能受到監(jiān)管部門追究,經監(jiān)管部門責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將可能構成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對于網絡服務提供者未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措施,符合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規(guī)定的,也可能構成此罪。


2.證明義務

當遭遇著作權人主張網絡服務提供者侵害其信息網絡傳播權時,如網絡服務提供者以其提供網絡服務為由進行抗辯的,則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就其提供網服務的事實進行證明,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在廣州神馬移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玄霆娛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審判監(jiān)督一案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網絡服務提供者若抗辯其不構成侵權的,則需要舉證其采用的具體技術手段來證明其僅提供鏈接等網絡服務。”“神馬公司提供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雖然測試分析了“神馬搜索”的小說目錄、網頁框架信息、小說部分章節(jié)內容的來源服務器,但神馬公司提供的證據不能解釋通過“神馬搜索”中小說界面標注的第三方網址無法觀看相應小說內容、“神馬搜索”頁面內容與第三方網站頁面內容不一致等情況,對于第三方網站小說收費章節(jié)的提供方式亦未予以證明。故在案證據不能證明神馬公司提供的網絡服務的具體方式,原審法院據此認定神馬公司實施了未經授權提供涉案作品的侵權行為,并無不當,本院予以認同。”[4]

在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與上海芮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宜搜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商業(yè)詆毀糾紛一審案件中,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人民法院認為被告宜搜公司系提供網絡搜索服務,被告搜狐公司系提供信息儲存空間服務,兩者均為網絡服務提供商。被告宜搜公司、搜狐公司在接到涉嫌侵權的通知時已及時采取刪除、斷開鏈接的措施,亦無證據證明其知道或應當知道被告芮石公司利用其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故被告宜搜公司、搜狐公司與被告芮石公司不構成共同侵權或者幫助侵權。[5]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證明自身提供服務的具體方式后,及時采取刪除、斷開鏈接的措施,則不承擔侵權責任。


3.注意義務

網絡服務提供者在侵權行為中的過錯包括對網絡用戶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行為“明知”或者“應知”,明知容易判斷,“應知”則需要結合相關因素進行認定,包括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具備的管理信息的能力,其傳播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類型、知名度及侵權信息的明顯程度,是否主動對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進行了選擇、編輯、修改、推薦等,是否積極采取了預防侵權的合理措施,是否設置便捷程序接收侵權通知并及時對侵權通知作出合理的反應,是否針對同一網絡用戶的重復侵權行為采取了相應的合理措施等方面的因素,來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對其網絡用戶侵害權利人信息網絡傳播權是否應知。[6]因此,網絡服務提供者雖然沒有對侵權行為進行主動審查的義務,但是在經營活動中對相關侵權行為尤其是著作權侵權行為應具有注意義務。網絡服務提供者從網絡用戶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中直接獲得經濟利益的,還可能被認為其對該網絡用戶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負有較高的注意義務。

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通知人的通知后,對于通知內容是否符合要求進行審查并提出要求是合理的不能因此認定其沒有履行注意義務。在貴州蓓儷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tǒng)有限公司等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審案中,北京市互聯(lián)網法院認為在文章真實性與否將涉及消費者知情權及社會公眾利益的情況下,騰訊公司接到原告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侵權通知書后謹慎處理,及時反饋文章評估情況要求其提供初步證明材料的做法是合理的,已經盡到了合理注意義務,不存在任何過錯,符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中規(guī)定的“避風港”原則,不應承擔任何責任。[7]該意見兼顧了權利人、網絡服務提供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體現了利益平衡精神。


4.通知刪除義務

通知應具備合法形式,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不具備合法形式的通知未采取刪除措施的可以免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規(guī)定通知內容包括“通知人的姓名(名稱)和聯(lián)系方式、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網絡地址或者足以準確定位侵權內容的相關信息、通知人要求刪除相關信息的理由。”《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2013修訂)》規(guī)定的通知內容包括“權利人的姓名(名稱)、聯(lián)系方式和地址、要求刪除或者斷開鏈接的侵權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名稱和網絡地址、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明材料。”《電子商務法》中進一步明確“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書面通知可以采取書信、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權利人事先沒有向網絡服務提供者專門發(fā)送通知而是直接起訴,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起訴狀后能夠詳盡了解到相關情況的,也視為接到了通知。比如在衡陽縣關市鎮(zhèn)黃龍村廖家村民小組與寧忠立、寧忠元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中法院認為本案中被告高德公司稱未收到原告的有效通知,其不存在刪除義務。本院認為,被告高德公司收到了本院郵寄的起訴狀副本及本院的應訴通知書等相關法律文書,起訴狀副本中訴訟請求及事實與理由部分的相關內容足以準確定位侵權內容的相關信息,原告的起訴狀副本應為有效通知,故本院對被告高德公司辯稱其沒有收到有效通知的答辯意見不予采信.[8]

實踐中很多網絡服務提供者收到通知后出于風險考量一般都直接采取刪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公眾利益造成了損害。在貴州蓓儷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tǒng)有限公司等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一審案中,北京市互聯(lián)網法院認為由于案涉文章不構成侵權,因此騰訊公司、微夢創(chuàng)科公司作為相關網絡服務提供者,亦不承擔侵權責任。但是本院也注意到,本案相關網絡服務提供者在貴州蓓儷芙公司起訴前后,對案涉文章刪除與否的態(tài)度上均出現了根本性變化。在接到起訴狀以后,騰訊公司、微夢創(chuàng)科公司未能堅持其首次接到投訴時的立場,不能排除囿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從片面減少自身訴累以及訴訟風險的角度出發(fā),對案涉文章進行了刪除。從本案效果上看,兩公司行為有可能導致消費者無從通過案涉文章中的內容,了解到案涉產品的實際情況,從而影響到消費者的知情權。如果為減少訴累以及訴訟風險而讓此類行為泛化,將可能妨礙社會公眾通過自媒體正確、合理、充分的表達觀點。[9]


5.平臺治理義務

平臺型網絡服務提供者被依法賦予了更大責任,需要履行對平臺內經營者的管理義務。此時,網絡平臺經營者要考慮的風險還包括平臺內經營者的法律風險,因為兩者的責任通常是連帶的。如《電子商務法》要求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者履行監(jiān)管責任,必要時對其采取處置措施,《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要求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建立并執(zhí)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審查登記、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制止及報告、嚴重違法行為平臺服務停止、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制度等均體現了平臺型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的義務不同于一般網絡服務提供者。


6.驗證義務

網絡服務提供者還要注意對使用其平臺的特定類型用戶身份應進行驗證。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規(guī)定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應當對利用其平臺開展公開募捐的慈善組織的登記證書、公開募捐資格證書進行驗證。未履行驗證義務的,由其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報批評。《互聯(lián)網域名管理辦法》明確了域名注冊管理機構、注冊服務機構違法開展域名注冊服務、未對域名注冊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驗、為違法網絡服務提供域名跳轉等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


7.配合義務

網絡服務提供者有依法配合有關機關的義務。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lián)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五條互聯(lián)網法院審理案件所需涉案數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網絡服務提供商、相關國家機關應當提供,并有序接入訴訟平臺,由互聯(lián)網法院在線核實、實時固定、安全管理。《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義務按照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要求,交出可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證據。


 網絡服務提供者合規(guī)對策

制定全面合理的用戶協(xié)議。由于網絡服務提供者尤其是平臺型網絡服務提供者分別與用戶、第三人、用戶的用戶等各方存在不同的權利義務關系,而平臺網絡服務提供者還存在對平臺內用戶的管理義務,需要應對行政主管部門的監(jiān)管要求,也要履行對用戶的承諾,履行各項重要義務,那么網絡服務提供者制定全面合理的網站聲明、服務協(xié)議和管理規(guī)則將十分重要。與各方權利義務的詳細約定便于特定情形下雙方可以依據協(xié)議處理,減輕自身責任風險,避免糾紛發(fā)生,減少訟累。需要注意的是網絡服務提供者作為格式合同的提供方,應對協(xié)議協(xié)議管轄條款進行特別提示和說明,否則可能被認定約定管轄無效。

積極應對監(jiān)管。高度重視行政主管部門就網絡服務提供者經營問題依法采取的監(jiān)管措施,積極整改,制定整改流程和制度,必要時請第三方進行整改效果評估等等。將每次整改的經驗融入企業(yè)長期規(guī)章制度中,定期進行評估、檢驗和改進,將每次評估和改進的工作記錄保存作為履行義務的證明。

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與侵權預防。很多網絡服務提供者由于不懂法或者為了節(jié)省成本,大量使用網絡上不知道來源的非本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增加了侵權風險。另一些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原創(chuàng)的作品缺乏保護意識,導致作品被他人隨意使用甚至被申請著作權登記,維權時事倍功半。一方面網絡服務提供者應重視自身著作權益保護,積極申請著作權登記證書,保留原創(chuàng)證明;另一方面要注意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減少使用權屬不明的作品。

收到權利人通知后及時采取合理措施。根據司法解釋網絡服務提供者收到通知后采取措施是否及時、如何判定是否及時通過具體考量因素包括權利人提交通知的形式,通知的準確程度,采取措施的難易程度,網絡服務的性質,所涉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類型、知名度、數量等因素綜合判斷。因此,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制定合理的通知刪除流程,并在實踐中按照時限執(zhí)行,以應對相關考量和判斷。

拆分不同類型業(yè)務,分散風險。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商業(yè)模式有時可能涉及到混合多種不同法律性質的經營方式,而每一條業(yè)務線或者服務模式受到不同法律調整,甚至由不同的主管部門監(jiān)管。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用以不同的法人主體來分別運營不同類型的業(yè)務線,以免因某一塊業(yè)務遇到合規(guī)障礙時影響到整體業(yè)務運營和經營者的行為能力。

總之,由于網絡服務提供者范圍廣泛,經營特點多樣,很多網絡服務提供者往往存在混合多種經營模式和法律性質業(yè)務的情況,此時不能僅以“網絡服務提供者”身份來界定其風險責任,需要根據具體業(yè)務模式逐一區(qū)分和識別風險。由于本文篇幅所限,無法一一詳盡論述,更多實務經驗有待同行寶貴經驗的總結,謹以此文與同行商榷交流。

參考文獻


[1]工業(yè)與信息化部運營監(jiān)測協(xié)調局,2017年軟件業(yè)經濟運營情況【R/OL】(2018-01-26)

[2]http://www.cac.gov.cn/201912/10/c_1577513335176868.htm《國家網信辦指導有關地方網信辦約談視覺中國網站、IC photo網站負責人即日起兩家網站暫停服務全面整改》

[3]中國裁判文書網(2016)京01刑終592號刑事裁定書

[4]中國裁判文書網(2019)滬民申1273號判決書

[5]中國裁判文書網(2017)粵0304民初16637號判決書

[6]王艷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理解與適用,《人民司法(應用)》2013年第9期第14頁

[7]中國裁判文書網(2018)京0491民初1340號判決書

[8]中國裁判文書網(2018)湘0421民初1083號判決書

[9]中國裁判文書網(2018)京0491民初1340號判決書


推薦閱讀


金橋百信啟動知識庫建設重要工程---法律文庫編撰委員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金橋百信破產清算部組織開展2020年第一次學習日
金橋百信入圍“年度中國南部律師事務所大獎”提名
刑事控告的100條“潛規(guī)則”


返回列表
上一篇:網絡服務提供者常見法律風險及防范(壹)
下一篇:金橋法談|搜索關鍵詞與推薦引擎算法,新時代的侵權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