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橋百信受邀參加海南自貿港建設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專題研討會
尚法 勤勉 精專 共贏
2020年4月25日上午,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組織召開了“海南自貿港建設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專題研討會”和新聞發布會。會議由海口中院副院長宋家法主持,海南國際仲裁委員會、海南律師協會、海口知識產權協會、海口市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六家海南律師事務所受邀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廣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涉外部主任徐軍律師、廣東金橋百信(三亞)律師事務所石曉娜律師應邀出席此次研討會,與各界專家學者一道對當前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情況和面臨的問題做了研討,并針對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進行了探討。
會議第一階段,由海南職業政法學院朱綿茂教授對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趨勢及我國的法律對策進行了主題發言。發言指出,我國知識產權的投入已經達到美國的3/4,專利申請量已經超越美國,躋身知識產權大國行列。在此背景下,強調應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保護一體化,打造知識產權高地形象,營建國際化、法制化、便利化、公平統一的營商環境,從而為海南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海南大學法學院王琦院長對此作出點評,點評指出: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是優化自主創新的根本所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離不開大力發展現代知識產權服務業、提高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收益、鼓勵經貿往來,從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力的企業。此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改善自貿港營商環境,是海南應該借鑒的國際經驗。為此,應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標準、提升政府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提高政府知識產權治理能力,為我國全面改革開放提供可復制的經驗。
會議第二階段,海南省律師協會產權專業委員會胡宗麗主任對自貿港環境下的專利司法保護與專利分析進行了主題發言。發言從自貿港環境下專利司法保護的特點、專利分析在專利司法保護中的重要地位、專利司法保護可能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該問題的機制探索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強調專利案件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背景下,高新技術產業重點園區要深入實地調研,加強專利成果轉化、重視懂技術、懂外語、懂法律的人才培養,最終實現專利有保護、專利促創新、創新有收益的格局。
海南師范大學林必恒教授對此作出點評,提出專利司法保護應具有法治性、公平、公開、公正的特點。肯定了專利分析在專利司法保護中的重要作用,強調目前專利要實現“由量向質”的轉化。
會議第三階段,海口市中院趙曼法官針對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作出了調查報告,以海南省內具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企業作為對象進行調查。報告指出,被調查企業的專利持有率較低,專利類型不夠均衡。報告進一步指出,被調查企業中只有36.5%的企業設有專門處理專利事務的部門,即使在設置了專利事務部門的企業中,部門設置和人員的配備仍缺乏專業化。由此,應加強知識產權法治宣傳,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建立定期工作聯系機制、開展知識產權專業培訓,完善訴訟程序制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
海南大學法學院鄭鵬副教授對此作出點評,指出貫徹和諧司法審判理念,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協調機制,加強技術創新保護力度,是海南開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必須堅持的方向。相信在自貿港建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不斷完善的今日,我們會實現對知識產權更加高效、有力、更低成本的全面保護。


此次研討會聚集了海南各界知識產權方面的專家學者,參會代表共提交了18篇專題論文,這些論文已匯編成集,以期為政府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其中,我所徐軍律師、石曉娜律師所合著的《海南自貿港建設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構建》一文,從知識產權蓬勃發展的海南自貿港出發,結合海南建設知識產權服務港的優勢背景,通過完善訴訟保護體制、發揮仲裁獨特作用、落實司法保護機制、加強人才引進政策、對接國際營商環境五個方面出發,構建了一幅完整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藍圖,為建設海南自貿港知識產權高地提供了脈絡清晰的構想,為助力海南自貿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建設貢獻了一份綿薄之力。
勇立潮頭的三亞分所
廣東金橋百信(三亞)律師事務所,伴隨海南自由貿易區(港)的成立而誕生,將金橋百信最有優勢并廣受客戶好評的刑事法律服務、政府與社會合作法律服務、建設工程與房地產法律服務(含簽約按揭辦證服務)、金融與資本法律服務、海事海商與涉外法律服務等引入自貿區(港),并以金橋百信“尚法”、“精專”,“勤勉”、“共贏”的服務理念,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與自貿區(港)共同發展。
服務類型包括但不限于:
刑事法律服務
創新與企業法律服務
家事與財富傳承法律服務
政府與社會合作法律服務
建設工程與房地產法律服務
金融與資本法律服務
海事海商與涉外法律服務
高端民商事案件法律服務
推薦閱讀